备考研,备考研究生从什么时候开始

文/学个习

距离2022考研的日子越来越近,很多考生的心态也在发生着变化。

可能会出现紧张、焦虑、烦躁、怀疑乃至于想放弃等情绪。

其实,不光考生会有情绪变化,考生家长也在跟着“受累”,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!

这不,最近就有家长“哭诉”,孩子在学校备考2022研究生,每次给孩子打电话都要小心翼翼,感觉孩子很累……

更有家长表示,“现在连给孩子打电话的勇气都没有,只能偶尔发发短信”。

孩子在学校复习,家长只能通过孩子在电话中的语气来判断孩子心情是否好?压力是否过大?

而对于孩子居家复习的情况就变得更加微妙了,孩子的一举一动,家长都看在眼里,感受在心里。

最近,就有家长表示考研倒计时16天,正在备考的儿子变得烦躁、焦虑、紧张、饭也不想吃,说话总生气,脾气暴躁,还爱摔东西……。

看得出来,孩子的这种考前“综合征”还是非常明显的。

同时,也能够看得出来,这位家长是非常理解并且爱孩子的,对于孩子的种种“过激”表现,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包容。

也让人不禁感叹,做父母的真的是有操不完的心,也非常不容易。

那么,针对以上类似的“考前综合征”,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?

“考前综合征”如何应对?

① 从内心去承认考研前紧张这件事

首先,从内心去承认考研前紧张这件事,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,因为,大家都会紧张,不紧张才不正常呢。

你之所以会焦虑、紧张,只能说明你很在意考研这件事,这并不是一件坏事,相比一些早早就放弃的“划水”同学来说,你已经赢了,因为,你居然能够顶住压力坚持到现在,还没有放弃。

何况,适度紧张还有助于集中注意力,在考场上也更容易超常发挥。

② 转换思维,给自己心理暗示

我们要在心理上藐视“敌人”,在战略上重视起来。

说实话,考研并不可怕,它只是一场考试而已,相比高考来说,要容易一些。

对于已经经历过高考的我们来说,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吗?

所以说,紧张、焦虑的时候,也要进行“自我催眠”,告诉自己,你肯定可以成功,坚定自己能够考上。

回想一下自己一年以来辛苦复习的日日夜夜。

看看那厚厚的一叠叠草稿纸;

看看那用完的一根根笔芯;

抚摸着一本本厚重的笔记本……。

你又有什么理由心虚?难道不应该踏实才对吗?

你可能会想,我这个知识点还没看,那个知识点也还没弄懂……。

其实,我想告诉你的是,把看过的知识点弄懂就够了,不懂的也不一定考,就算考了又能怎么样?反正“老子”又不想考满分。

看到这里,是不是心里好受多了呢?

③ 按部就班照计划进行复习

应对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让自己闲着,人啊,一闲着就容易胡思乱想,然后,就会越焦虑,更紧张。

所以,我们依旧要按照计划好的复习方案进行,每天按时吃饭,按时复习,按时休息睡觉。

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。

这样,当你将知识点一个个弄懂,不会做的题目一个个研究透以后,我相信,你慢慢也就不会焦虑了。

④ 寻找正确的发泄方式

紧张、焦虑虽然是正常的,但是,如果没有正确的途径发泄,也容易出现问题,比如,过度焦虑,让自己失眠,吃不下饭,那肯定不行。

所以,一定要找到释放压力的正确途径,你可以适当停下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。

哪怕只是将自己紧张的心情与同学、朋友、家人倾诉一下,也能够让你瞬间轻松不少。

你也可以出去走一走,跟最好的朋友吃一顿火锅。

也可以大声唱歌(虽然有点难听)。

哪怕是打一把自己喜欢的游戏也是可以的,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。

你还可以去跑步,跑到大汗淋漓,洗个澡睡一觉,瞬间又精神抖擞。

总之,你有无数种方式可以发泄自己的压力与焦虑,但是,唯独不要骂人,特别是自己的最亲近的家人。

当然,更不能摔东西,摔东西肯定是不正常的,摔坏了还不是得花钱买嘛。

最后,再给家长一些建议,可能看文章的家长也比较多。

给家有“考研人”家长的建议

其实,作为过来人,考研前会出现的各种复杂心情深有体会。

所以说,想跟家长说的是,孩子紧张、焦虑、乃至于烦躁不安都属于正常的反应,大家也不要跟着焦虑。

淡定才不正常呢,除非是超级“学霸”!

而在这一段时间,希望家长能够少说、少问,多做。

特别是孩子在家备考的,一定不要问太多,也不要想着通过您的安慰就能让孩子放松,帮他(她)缓解压力,相信我,基本上不会有效果的。

因为,像考研这种事,局外人根本帮不上什么忙,对于自己的复习情况,孩子心里有数,也只能自己帮自己。

你可能需要做的就是变着花样给孩子做他(她)最喜欢吃的可口饭菜,然后,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就好。

而在学校复习的孩子呢,家长也不要频繁过问,不要天天打电话发信息,只会徒增烦恼,也会给孩子造成压力。

你可能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多一些生活费,让吃好点、穿暖一点就够了。

以上,是一些考研前的心态调整建议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
感谢您的阅读,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!

备考研(备考研究生从什么时候开始)

类似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