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研心理学学校,考研心理学学校排名

一个人心性的养成,从来都是在热情消退之后才形成的。
有没有发现在我们成长过程中,有一段时期对某人或者某事格外的痴迷且充满热情,然后进入一个热情消退的阶段。在客体关系理论中,这个热情消退的阶段叫做“热情休眠期”。每个人都要成为他自己,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。“热情休眠期”也可以理解为调整自我的时期,重新调整人生的方向以确保最终成为自己。这也同样意味着,对某人或者某事的热情消退之后,将面临重大心性的改变。或者是彻底的分离,或者是整合与认同成为自我的一部分。

“热情休眠期”是什么?

热情的消退与内在的分离

热情休眠期最明显的状态就是,对某人或者某事失去了热情,是一种内在分离的过程。比如在亲密关系中两个人彼此感情交融,之后进入一个热情消退期。度过热情消退期之后,两个人或许会分道扬镳、或许会以更加相爱但相对温和的方式存在。再比如孩子初次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,内心会产生与父母的分离感。孩子会意识到将独自应对生活的挑战,对父母的热情将会消退,并逐渐将其内化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,就好像在心里面有一个永远都不会离开自己的父母一样。

对所经历的事情的整理与组织过程

热情休眠期是对所经历的事情的整理与组织的过程,这是心智发展的标志。比如某人一段时期沉迷于练习钢琴,后来进入一段热情休眠期,个体意识到自己并不真正喜欢钢琴,并且坚定的认为不会在钢琴中获得丝毫的快乐。当他度过热情休眠期之后,就会彻底放弃练习钢琴。也许在热情休眠期会出现另外的情况,个体意识到自己固然喜欢钢琴,但是钢琴只是生活的一部分,不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钢琴上面。当他度过热情休眠期之后,就会将练习钢琴当作生活的一部分,虽然没有之前的热情了但是依然充满热爱。

考研心理学学校(考研心理学学校排名)

类似文章